闪闪发光的圣诞树,商场循环播放的圣诞歌,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上海街头随处可见。但在河北、贵州和广西的一些城市,却成为“重点整顿”的目标。
河北廊坊等多地日前发布禁令,禁止商贩使用圣诞装饰。此外,多所中国大学和中小学也禁止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圣诞节相关内容。
学者认为,中国当局对圣诞节的戒备心并非新鲜事,但在近期中国收紧对基督教会控制后,多地发布针对圣诞节禁令很可能是地方政府为了规避政治风险而“揣测上意”。
“不过洋节”
在一封题为《关于做好圣诞节期间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河北省廊坊市城管局要求执法人员全面取缔沿街摆放的圣诞树、圣诞老人等物品,并清理与圣诞节相关的橱窗贴画、布标条幅和灯箱。
文件还要求执法人员在12月23日-12月25日“全员上岗”,并“全面管控利用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开展宗教宣传活动”。
BBC中文记者致电廊坊市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复称“不了解相关情况”,但多名廊坊商家表示,有关圣诞节的禁令属实。此外,与其相隔不远的河北霸州,以及贵州岑溪、广西梧州等地均有类似案例传出,但BBC中文不能独立证实该内容。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还有大量网友称自己所在的学校禁止举办圣诞庆祝活动,甚至禁止在聊天软件发布和圣诞有关的文字、图片。
据安徽泗县官方报道,当地一所小学周一(12月24日)进行了“抵制洋节,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其中,校长进行了《圣诞节是中国人的耻辱》演讲,称正是西方节日“带给了中国奇耻大辱”。
争议
有关圣诞节的禁令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网友两极化的反应,有网友称,圣诞节的本质是宗教节日,不让其进校园是“理所应当”的。
另一名网友看法不同,“去年春节,纽约帝国大厦亮起红色灯光,很多外国人都在过春节,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过圣诞,文化自信哪去了呢?”
还有网友打趣道,“星期日是为了庆祝基督复活而进行礼拜的日子。所以,抵制宗教影响,请从周日加班做起。”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称,他十几年来从未听说过官方有“抵制”圣诞节的指令,他还晒出了《人民日报》总部食堂内的圣诞树照片。
此前,一则题为《洋节,再见!国家终于出手!》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文中称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面禁止“洋节”。但BBC中文查询发现,该文章并未提及相关内容。
中国社会学者、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丁学良对BBC中文说,很多年轻人仅将圣诞节当做一个狂欢的机会,而非一个宗教节日。因此,不应将圣诞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对立。
他认为,一些年轻人看上去更热衷“洋节”的原因,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支撑中国传统节日的社会经济要素消失”。“现在的年轻人很难再去理解构建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丁学良说。
宗教性节日
中国对于圣诞节的忌惮并非今年独有。2017年12月,湖南衡阳曾发布一份措辞严厉的通知,要求该市党员干部和亲属不盲从过“洋节”,或“参与有西方背景的任何宗教活动”。
长期以来,中共党员被视为是无神论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前提条件即是信仰共产主义,并没有其他宗教信仰。
独立学者邓聿文对BBC中文说,中国当局近段时间以来对基督教等宗教的管控日益紧张,圣诞节作为带有宗教性质的节日受到官方防备“并不意外”。
邓聿文称,为了不刺激民众,官方一般选择冷处理。“这次的几个案例有可能是下面人揣摩上意,但这实际上也是他们希望的。”
尽管近段时间多次传出中国和梵蒂冈可能建交的消息,但中国当局对于宗教的打压并未停止。本月初,四川成都秋雨圣约基督教会的100多名成员遭到警方传唤并逮捕,该教会牧师王怡和多位教会成员失联。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习近平上台后,仅在浙江便有1200到1700所教堂上的十字架遭到拆除。今年3月,中国还禁止了《圣经》在网上零售平台销售。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教徒主动将基督教“中国化”。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耶稣娃》的河南梆子唱段里,甚至出现“冬至过了那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等字句。
丁学良认为,中国官方和宗教人士目前都害怕出事。此前,一些宗教“的确在利用节日进行传教,所以地方官员会很紧张”。
“就像情人节,从表达形式来说也是西方文化,但因为它们没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什么顾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